身份导航
项目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正文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6-06-13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

为扎实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改革实施工作,提升乡村教师培训质量,现就做好2016年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加快实施进度,做好2015年项目评估总结工作

(一)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各省(区、市)要确保2016年2月底前完成2015年度项目实施工作,按期下拨项目经费,及时提交参训学员信息和评估总结报告。按时完成对培训机构和项目区县的绩效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2016年培训机构和项目区县遴选及调整的重要依据。国家将对各地培训绩效进行评估,相关结果将作为2016年度项目经费分配的重要依据。

(二)认真总结项目改革实施经验。重点围绕“国培计划”项目规划设计、协同实施机制、培训模式创新、培训内容改进、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机制等进行梳理分析,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完善模式、形成制度。

二、突出培训重点,做好2016年项目规划设计

(一)科学制订培训规划。各省(区、市)要分类研制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十三五”规划和年度规划,按照教育脱贫攻坚工作部署,重点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基层倾斜,以教师持续发展为本,将送教下乡、网络研修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确保为参训乡村教师提供2-3年周期性培训。同时,科学确定“国培计划”的区域绩效目标、项目绩效目标、实施期绩效目标和年度绩效目标。绩效目标要明确指向乡村教师培训,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项目,细化量化,合理可行。要科学安排对项目区县的支持力度,实现项目区县滚动递增,新增项目区县数原则上不少于当年项目区县总数的20%。

(二)一体化系统设计项目。根据国家制定的乡村教师培训指南,进一步明确置换脱产研修等五类项目定位,实现项目有机衔接,确保对项目区县参训乡村教师进行周期性培训。置换脱产研修旨在“育种子”,打造乡村教师培训团队;送教下乡培训和网络研修旨在“促常态”,建立专家现场指导机制、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和骨干引领全员机制;访名校培训和乡村校园长培训旨在“抓重点”,突出雪中送炭。

(三)突出分层递进培训。重点对网络研修和送教下乡培训进行2-3年的分层递进式设计,持续支持乡村教师发展。有条件的地区可将两者结合,进行整体设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实力强、绩效评价好的区县可结合本地实际,设计分层递进式培训项目,先行先试,为培训模式创新和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积累经验、探索路子。

三、完善评审机制,择优遴选培训机构与项目区县

(一)提高遴选质量。各省(区、市)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加大对专家团队资质审查力度,建立评审专家库,推行网络评审。高标准遴选培训经验丰富的高校专家、培训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建立评审专家库,增加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比例,省外专家不少于1/3。根据项目类别随机抽取专家,采取网络评审或通讯评审方式,对申报方案进行细化评审,择优确定培训机构。对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项目,要实行政府采购。落实项目协同申报机制,量化申报资质标准,扎实推进高等学校、具备资质的公办民办教师培训机构、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协同申报项目。根据培训绩效,实行年度末位淘汰,培训机构调整比例原则上不少于20%,项目区县调整比例原则上不少于10%。

(二)加快遴选进度。各省(区、市)要按照相关要求,抓紧遴选培训机构和项目区县,及时启动实施工作,做好遴选与培训的衔接,为培训机构和项目区县开展培训留足时间。针对项目经费分期下达的实际情况,各省可采取一次遴选、分期实施方式,优先实施培训时间较长的项目,及时拨付经费,保障实施进度。

四、优化培训模式与内容,着力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一)深入推进培训互联网+。有效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学习等手段,加快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深入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努力探索教师终身学习新路径。要完善网络研修社区功能,改进集中面授、网络研修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确保三者有机衔接,实现教师学用结合。

(二)提供贴近乡村学校实际的培训内容。培训机构要针对乡村学校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的突出问题,以教学行为改进为基础,教学能力提升为重点,优化设计培训课程,确保培训内容贴近乡村教育实际。组织培训者深入乡村学校和教学现场,开展诊断测评,找准教育教学突出问题,明确不同层次乡村教师培训需求,建立培训需求“菜单”。根据“菜单”制定课程研发计划,分层、分类、分科建设递进式、系统化的乡村培训课程,杜绝“拼盘式”培训课程。督促指导培训者重点选择乡村教学真实案例,提出乡村教师“适用、能用、好用”的问题解决方法。

(三)强化实践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各地要落实实践性课程不少于50%的要求,置换脱产研修突出跟岗实践与返岗实践,送教下乡培训突出诊断示范,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突出技能训练,工作坊研修突出课例研磨,访名校培训突出观摩体验,校园长培训突出行动学习。

(四)加强本土化培训资源建设。各地要围绕培训生成性成果和学员结业成果,采取定向征集、择优遴选、加工升级等方式,着力建设本土化优质资源库,进行针对性推送,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明确培训生成性成果和学员结业成果的质量要求,为开发高质量资源奠定基础。

五、落实管理责任,推进精细化与规范化管理

(一)强化参训学员管理。各省(区、市)要针对部分学员条件不符合要求、个别地区学员参训率不高、少数学员学习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完善学员遴选程序,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实行学员训前公示,公示后原则上不再调整。分地区对参训学员条件达标率和实际参训率进行排名,予以通报,根据情况对项目区县实行末位淘汰。推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探索建立学时学分转换机制,体现培训级别和学员学习成效差异。建立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每名参训学员建立电子档案,记录所学课程、学时学分和学习成效等关键信息。

(二)着力做好培训过程监管。各省(区、市)要建立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明确监管流程,改进监管方法,通报监管结果,对各地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进行有效管理。着力做好对培训机构的培训课程落实、培训团队结构与水平、培训实施流程、实践性培训、学员管理与评价和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过程监管。着力做好对项目区县的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能落实、培训团队使用、网络研修协同、送教下乡培训、校本研修管理和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过程监管。建立专家监管指导机制,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方式,进行有效监管。通过网络监控和电话查访等手段,及时有效收集信息,进行大数据监管。对专家检查结果与大数据监管结果进行通报。

(三)扎实做好培训绩效评估。国家制定培训质量标准,各省(区、市)要依据质量标准采取大数据评估、参训学员匿名评估、专家抽查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培训机构和项目区县培训绩效进行评估。要加强对培训机构和项目区县的专项督导。建立培训绩效通报制度,将培训绩效结果作为培训机构和项目区县遴选与调整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培训机构能力建设。各省(区、市)要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增强服务乡村教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强化培训研究与教学团队建设,提升为乡村教师提供优质培训服务的能力。积极推进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努力打造数量充足的专兼职培训者团队,建立其与高等学校合作机制,为县域教师常态化培训提供有力保障。遴选一批办学水平高、校本研修成效突出的中小学幼儿园,支持建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实践基地,推动高等学校与实践基地建立协同机制,通过师资互聘、资源共享、合作研究、联合开发项目等,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培训能力。

(五)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各省(区、市)要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确保在2016年底前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申报、项目评审、学员选派与管理、培训过程监管、绩效评估和学时学分认定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并为培训机构、项目区县和中小学幼儿园便捷有效查询相关信息提供服务。

(六)强化经费使用监管。各省(区、市)要按照“国培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经费拨付流程,严格执行经费开支范围,加强经费使用监管,做好经费使用绩效考评,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各地要落实工作经费,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于2016年1月30日前将2015年度参训学员信息报送至项目办,2月26日前将评估总结报告报送至项目办。2月26日前完成2016年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规划方案研制、培训机构和项目区县遴选工作,并按相关要求报送教育部、财政部评审。

附件:

1.“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

2.“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2016年1月12日

 

[1] [2] [3] 下一页

关闭


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0503325号. zjy.ccnu.edu.cn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382号

邮政编码:430079 联系电话:027-67867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