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兵 方万腾)桂子山下迎贤才,教育初心共笃行。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强国战略,落实钦州市“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三名工程”建设要求,进一步提升中学骨干校长的领导能力与管理素养,推动钦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由钦州市教育局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培训中心承办的“国培计划”(2025年)——钦州市中学骨干校长领导能力提升培训班,于10月18日上午在武汉正式开班。
钦州市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赖廷耀,华中师范大学培训中心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潘珞琳,钦州市教育局人教科科长沈力及全体参训校长共同出席。来自钦州市各中学的59名骨干校长跨越千里相聚江城,开启为期12天的沉浸式研修之旅,为钦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开班仪式:凝心聚力启新程
开班仪式在庄重有序的氛围中拉开帷幕。仪式伊始,潘珞琳副主任代表学校向参训校长致以热烈欢迎,向长期重视教育发展、深耕基础教育的钦州市教育局表达衷心感谢。她指出,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领头雁”,其领导能力、教育理念与管理水平,直接决定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发展方向,更关系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成效。作为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高校,华中师范大学依托数十年师范教育底蕴与丰富的“国培计划”实施经验,为本次培训量身打造了“理论+实践+研讨”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内容涵盖教育家精神培育、学校教学管理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应急事件处置等核心模块,邀请高校教育专家、武汉名校校长授课,并安排实地观摩武汉优质中学,旨在帮助校长们补齐能力短板、拓宽管理视野。潘珞琳同时强调,学校已组建专属管理服务团队,将全程提供精细化保障,从课程衔接、生活安排到学习反馈,全方位确保学员“安心研学、学有所获、满载而归”。

二、校长心声:锚定使命勇担当
“我们是钦州教育的‘答卷人’,更是推动滨海教育提质的‘实干者’。”学员代表、钦州市中学骨干校长潘仕长在发言中动情表示。他结合自身办学实践坦言,当前钦州部分中学在课程改革落地、教师团队建设、家校协同育人等方面仍面临挑战,此次培训如同“及时雨”,为大家搭建了学习内地先进经验、破解管理难题的宝贵平台。
潘仕长代表全体参训校长郑重承诺:将以“空杯心态”投入研修,放下职务身份、沉下心来学习,深入钻研专家分享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方法;将以“问题导向”参与研讨,带着本校发展中的实际困惑,主动与同行交流、向专家请教,探索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将以“实干精神”转化成果,紧扣钦州滨海运河文化特色,把武汉名校的管理经验与本地教育实际相结合,优化校本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努力从“经验型校长”成长为“专业型、创新型教育管理者”,为钦州中学教育质量提升贡献力量。

三、局领导嘱托:深耕教育谋新篇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格局与能力,决定了学校的高度与温度。”钦州市教育局局长赖廷耀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校长队伍建设对钦州教育发展的核心意义。他指出,钦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已将“三名工程”(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纳入“十五五”教育规划重点任务,未来将进一步增加培训经费投入,为校长、教师成长搭建更多平台。
结合钦州教育调研实际,赖廷耀局长指出当前部分学校存在的问题:如教师岗位错位、常规教学管理疏漏等,强调此次培训课程精准覆盖这些痛点,充分体现了华中师范大学的专业与用心。他对全体参训校长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学有所思”,既要学习先进理念,更要思考如何与本校实际结合,避免“照搬照抄”;二是要“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培训纪律,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培训期间禁止饮酒、不得擅自离岗,展现钦州校长的良好风貌;三是要“学以致用”,带着“问题清单”学习、带着“方案思路”返程,把学到的经验转化为提升本校办学质量的具体行动,真正做到“充电赋能、不负此行”。最后,他引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古训,鼓励校长们回归教育本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推动课堂改革、提升育人质量。

四、合影定格:启航研修新征程
开班仪式结束后,全体参会领导与参训校长移步合影处,共同拍摄集体合影。快门按下的瞬间,定格了这场跨越千里的教育之约,也标志着为期12天的研修之旅正式启航。据悉,在后续培训中,学员们将走进武汉多所优质中学实地观摩,深入学习学校教学管理、德育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实践经验,并围绕“新课标落地策略”“教师绩效评价优化”“校园安全风险防控”等话题开展分组研讨,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考察+互动交流”的模式,全方位提升领导能力。
南湖碧波映初心,江城研修启新程。期待每一位来自钦州的骨干校长,都能在本次研修中汲取养分、锤炼本领,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方法带回钦州校园,以实干为笔、以匠心为墨,书写钦州中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审读人:吴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