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华师故事▪继教人物
> 正文

干一行 爱一行 专一行

发布时间:2018-10-12 发布者:院办管理员 浏览次数:
本期继教人物:易平贵

提起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非学历教育部的易平贵老师,无论是院内教职工还是来自于全国各地参加培训的学员,大家都会竖起一个高高的大拇指,称他为“及时雨”、“贴心人”。然而易老师自己却总是谦虚的笑笑,他的口头禅是:“我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易平贵,男,湖北省京山县人,1958年9月出生,1976年9月参加工作,199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长期从事教学业务工作,2001年聘为副教授,2013年根据组织需要,从教学岗位调整到管理岗位,在培训工作中发挥特长和作用。无论是过去的教学、科研实践,还是现在的教学管理,甚至历次参与的支援建设、抗灾抢险任务,他都一心一意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始终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在单位年度履职考评中他多次被评为优秀,还曾荣获湖北省优秀教师称号。2010年因业务精湛,工作突出,荣获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这几年,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易平贵同志协助培训业务负责人,和全体同事戮力同心,抢抓机遇,仔细分析培训市场形势,寻求机会开拓市场,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计划,扎实做好每项培训的准备与实施,协调班主任把好关口,积极响应学员需求,及时制作培训结业证书,切实做到以学员为本,规范管理,温情服务。如今,学院每年承办100多期培训班,培训学员4万余人,开创了多规格、多类型、多层次、多途径的非学历继续教育,打造出与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优质培训品牌。非学历教育迅猛的发展与丰硕的成果和易平贵同志的悉心钻研、倾心付出是分不开的。

熟悉易平贵同志的人都知道,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个文件包,包里装的不是公文,却是工作日记和日常需要用到的业务资料。口袋中揣着的小小记事本,是用于随时随地记录工作中的所思所得,特别是临时考虑到的注意事项,那是一定是会认真写下来的。他擅于在工作中总结经验,通过反复研究、征询同事的看法、模拟工作场景提前发现疏漏,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琢磨出一套高效快捷的做法。他勤于思考,勤于动手,业务过硬的工作作风也深深影响并带动了身边的同事们,使非学历教育部形成了不断钻研、勇于创新的氛围。




随着品牌效应的扩大,学院承接的培训班越来越多,需要面对的学员、班主任增多了,需要处理的结业证书、学时证明也越来越繁杂,易平贵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他去从没有过半句怨言,反而是满心喜悦地付出更多,甚至连夜加班加点做好各项学员服务与保障。

“创业难,事业需要,发展机遇宝贵。”他常这样开导和鼓励同事们,而他自己也正是这样做的。今天能解决的事决不拖到明天,明天需要的内容今天一定能完成。

2016年暑假,院里承办了50多个培训班,正常情况下,经学校财务处审核委托单位培训费到位后,要到10月才能陆续完成结业证书的制作、发放等工作。但9月中旬,多个省份的学员反映,单位职称评定工作突然提前了,急需培训证书。易平贵二话没说,立即根据学员需要进行赶制。也就在那天,老家传来噩耗,他年迈的母亲不幸病故,学院领导考虑到农村风俗习惯,特许他丧事假期不限期。他在向接手的同事仔细交代完各项事项后,悲伤地奔回了湖北省京山县。接手的同事才调入不久,和其他人一样并不熟悉证书模板的设计,就在大家费时费力试验新模板的时候,易平贵居然走进了办公室。原来他心里总惦记着这些证书,和乡下的兄弟姐妹安葬好母亲后就立刻赶了回来。模板的问题很快得以解决,学员们也如愿提前领到证书。

2017年暑假又是一个培训繁忙季。一天午休时,同事们惊讶地在交谈中得知易平贵的儿子前一天结婚了。有同事不理解,问他为什么没发请柬,邀请大家赴宴庆贺。他解释,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应当自觉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倡导新风尚,现在婚庆简化了,也避免了在工作繁重时影响到大家。

今秋9月,易平贵作为“从教四十年”教师代表参加了全校教师节庆祝大会,四十载春风桃李凝结成今日的丰硕果实,浸润着这片继教园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看到了华师继教事业最亮丽的底色。